找到相关内容30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戒从心生

    婆罗门︰“贤圣法、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。”[33]  佛世婆罗门徒,如上述︰有某一位婆罗门,在阴历的十五日,洗头、洗澡,为了受持斋法,要穿着新衣。割了一些生草铺设在地面,在草座上向天神朝拜,祈求他们的...报是有待商榷的。以佛法说,不是拜神明、求神明,我们才得到福报;是我们行善布施,结善缘自然就会有福报回应。佛陀不认同婆罗门的作法,最后说︰“贤圣法、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。”婆罗门于是请教佛陀︰  婆罗门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140266.html
  • 札嘎仁波切著:山法宝鬘论(二)

    。关于此理,《俱舍论》中云:“具二远离不知足,贪欲强者不得果,于所得财不知足,未得欲求具大贪。”这其中所说的要想获得圣法,必须具备无贪圣行,无贪圣行就是是前面提到的四种。意思是说,必须要具足两种远离,...分别妄念之殊胜证悟境界,从而定然热衷于修习四圣行。假设对世间八法兴趣索然,不予寻求,则内心就不存在外界的散乱之因,自心便能安住在正念中。如此一来,必定乐于断除烦恼,并且对于修持圣法也饶有兴趣,结果将...

    札嘎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442028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7)

    菩萨令世永离灾兵恶趣,令世便有三乘圣法、三界豪贵、三宝福田,故应礼护,不令灾侵。佛为校福,供一初发心胜无量声闻,以佛不出声闻故。如是说〈授记品第二十八〉。  云何现未胜利?上说现法胜利已,帝赞希有,是能...舍利弗表甚深义住义者。一切圣法,般若所生,般若即佛。应住般若,如住大师;应礼般若,如礼大师。引发义者:五度生盲,般若前导。虽复互摄,能到智城,然具大力巧便速圆,应尊般若。不为引发一切诸法,是即名为引发般若,法无自性故。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4244215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(宗体篇)[1]

    功力、文不明指何者是法、意令学者思而得之。”   △事钞续云“虽复凡圣通有此法。今所受者、就已成而言、名为圣法。” 资持释云“彰名中、初二句蹑前。今下正示。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学名圣道故。今虽在凡亦名圣法、因中果号也。”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   ▲业疏云“问、人皆知受、所受是何。 答相传解云、受名圣法。由此法故、奉敬守护、净如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弘一大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345105.html
  •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(2)

    色法亦有同类因,唯除初无漏色”(大正27.88上)。众生从未有过无漏种子,所以“初无漏色”未有同类因,要藉有漏加行善引生。而从有部分流出来的说转部,主张“异生位中亦有圣法”(大正49.17中)。这是把有...种子新熏了。  同样是无著论师的作品,《大乘庄严经论》(及弥勒之瑜伽本地分),采取说转部“异生位中亦有圣法”(大正49.17中)——圣道现在(有部未来法的现在化),主张本有无漏种子——本性住种;〈摄决择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14531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 -- 东晋外国罗什“般若”与本土慧远“涅槃”之争(2)

    其中至极之法不应有三乘及菩萨诸位差异,实源出慧远法性论的观点。如〈次问遍学并答〉:无漏圣法,本无当于三乘。[88]“当”者恰如其分也。“无当”谓无漏圣法,没有三乘之分。又〈次问遍学并答〉:已得无生法忍,...无生时,则一分皆没证,故慧远谓“无漏圣法,本无当于三乘。”但这种顿证的理论到了道生的手上,便稍作了一些修正,而与僧肇的看法有一部分的靠近。道生〈答王卫军书〉: 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3845817.html
  • 西晋佛经词汇之并列结构

    罗云忍辱经)  清净、柔顺、欢喜(103佛说圣法)  刚猛、安详、清凉、贞洁、静默、周密、懊恼、勇猛、光明、凶暴、恐惧、安隐(118 佛说鸯掘摩经)  奸诈、狡猾、悲喜、勤苦、忠信(182 佛说...有些出现于西晋佛经,却很少用于今日的。若依词素意义的关系观察,这种状况又可归纳为三种型式。  第一类是同义并列,例如:  贡高、凶虐、愚惑、炜晔( 500 罗云忍辱经)  愚痴、憍慢(103佛说圣法...

    竺家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148119.html
  • 论究“有灭涅槃”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

    是人出柔顺法忍,未得无生法忍;出凡夫法,未入圣法,而能信受圣法,似得圣法人,是故希有。如佛所称誉阿鞞跋致菩萨,能断二地,得受记;是人为佛所称誉,亦如是。如是相人,虽未得无生法忍,智慧力故,为诸佛称名赞叹。[68]  此类“出凡夫法,未入圣法,而能信受圣法,似得圣法”的人,就是得三解脱门的菩萨,论中形容是介于“非凡非圣”的位置。又《大智度论》卷27亦说:  有二种阿鞞跋致:一者得无生忍法,二者虽未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12656274.html
  • “戒体”:一种本体论的追索

    唯一识,随缘转变,有彼有此……还熏妄心,熏本藏识,成善种子,此为戒体。”④在本质上,这种“熏”即是心法和合、能所相冥。“能熏”为圣法,“所熏”则为“心识”。只是道宣对“善种子”的描述仅在《羯磨疏》卷...在心;必须广修方便,检察身、口威仪之行;克志专崇,  高慕前圣;持心后起,义顺于前,是名戒行。④  因此,所谓“戒行”,即是依法而行。法若成行,必须依“体”起“用”,因为圣法本外于心,只有纳法以后,生成...

    王建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361410.html
  • “基体说”之基体概念与如来藏、唯识思想中之dhatu类概念

    原则限定法界等无为法不能成为发生因,这对善谈因果的瑜伽行派而言是一种基本要求。  (2)法界等作为“所缘”:绝非亲因而是所缘缘  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中,谈到与法界等同的真如作为生起圣法(出世法)之因,或说...所述的olambana—pratyaya的传统唯识之诠释。对此山部能宜有精当之批评,此处不赘述。[2](p.214)  总之,作为圣道(圣法)生起之因的dhO.tu类法界真如等,是在作生起之所依或所缘...

    周 贵 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4361946.html